永州市图书馆

Card image

本馆新闻

首页 / 新闻 / 本馆新闻 / 正文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之三 我市的传统戏剧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9日 20:11    浏览次数:

传统戏剧

祁剧

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所在地:祁阳县

祁剧,也叫祁阳戏,楚南戏,因发祥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明朝中叶,“弋阳腔”传入祁阳,与本地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祁剧的雏形。明嘉靖时,祁剧已初具规模,明末清初相当盛行。现在,湘南、湘西、赣西南、桂北、粤北、闽西甚至新疆等地都有祁剧演出

说明: 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WeChat Files\cc5dfec60112e6ecf094a1e4d4bb421.jpg

祁剧在发展中形成了永河、宝河两大流派,但舞台语言均统一用祁阳官话进行表演。祁剧的传统剧目多达900多个。其唱腔有高、昆、弹三种声腔,音乐曲牌很丰富,现已整理刊印的达1000余阙。祁剧音乐声调高亢,独具特色,乐器主要有高音战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为适用这种高声调,故须生用沙音,以显其苍老;小生用子音,以显其文秀;旦角用窄音,以显其秀媚;花脸用霸音或喝音,以显其粗豪。祁剧脸谱通常以红、黑、白三色为基色,调色开脸,从鲜明的色调、纵情的线条、精巧的图案、把不同人物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祁剧的表演风格,就弹腔戏而言,粗犷而朴实,动作幅度大,唱腔慷慨沉雄,富于山野气势。高、昆戏则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柔美,具有人物的文雅蕴籍风致。祁剧的“马路”在戏曲表演中最有特色,各个行当根据角色的不同和剧情的需要而改变“马路”的风格,既丰富多彩,又别具一格。祁剧的传统剧目流传下来的有上百个,可祁剧的老祖母却是充满了血腥味的《目连传》。

《目连传》中的杀叉等众多绝技,表演技巧虽然精湛,却充满了血腥气。据说,演出这个剧目时,舞台旁还要摆一副棺材,杀叉用的是真正的铁叉,锋利尖锐,演员在台上扎钗的时候,不是表演那样的比试,而是要真正钗向对方的,毫不留情,没有真功夫接不了招的,被活活钗死后就装进棺材里。正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剧目表演起来太危险,太凶残,太暴力,太血腥,这个剧目就慢慢被淘汰了。

祁剧虽然很土,但土得很有规律,很有章法,很有讲究。它们都是在祁阳地方话的基础上规范出来的戏曲语言,咬字讲究单、双、空、实、满,有自己的咬字吐音方法,有自己拿腔拖调的韵味。

祁剧的唱腔也是很有规律的。它们以高腔、昆腔、弹腔为主,兼有杂腔小调和器乐的声腔音乐成分,这是其他剧种中绝无仅有的特色。

更堪称一绝的是祁剧脸谱,通常用红、黑、白三色为基色,调色开脸,也就是化妆,并在额头上画出表明人物出身、经历、本领、名字的象征物。于是,这脸谱就不仅仅是一种形象道具了,它更具有一种抽象的审美意趣。

祁剧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贺龙、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过祁剧演出,周总理还两次接见过祁剧演员并作出了“要发展祁剧”的重要指示,给予祁剧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花鼓戏(零陵花鼓戏)

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所在地:零陵区

零陵花鼓戏源于民间花灯、小调。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零陵地方文献,就载有花灯、调子演出的情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祁阳花鼓灯和道县对子调在零陵融汇,形成“半戏半调”的新剧种,始称“楚南戏”。零陵花鼓戏,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两个艺术路子,是在民间歌舞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剧种。新中国成立后,祁、道两路合流,1956年定名为“零陵花鼓戏”。

花鼓灯说祁阳话,语气平稳,声调柔和。调子戏说道县话,语气高亢。同为一字,祁阳话念平声,道县话念仄声,新中国成立后,祁、道两路合流,舞台语言逐渐规范化,统一使用祁剧永河路的舞台语言。

零陵花鼓戏的剧目,来自民间,土生土长,大都是前辈艺人根据现实生活、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创编而成。在所有的剧目当中,对子调和走场调剧目各占总数的15%,属于川调类的剧目占总数的70%。题材内容,已从表现生产劳动、婚姻爱情的基础上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情节复杂,行当齐备,多为大、中型剧目,已从歌舞型的演唱形式,发展为唱、做、念、舞综合性的戏曲形式。

说明: 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WeChat Files\650db33e572ad638c7d26454a739559.jpg

零陵花鼓戏的音乐,主要是由祁阳和道县调子戏合流而成。包括声乐曲和器乐曲两大部分。声乐曲即唱腔音乐,由各种不同特点的声腔结构而成。器乐曲即伴奏音乐,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

唱腔音乐源自山歌、民歌、小调、巫曲、说唱等民间音乐,属于调子腔,为曲牌联缀体。分为走场调、川调、小调(分为地方小调和丝弦小调)等三大类型。

零陵花鼓戏是在“对子调”的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表演是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绕旦回旋,相互对唱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演唱形式。因此,矮步、扇花就成为零陵花鼓戏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基本功。

零陵花鼓戏的剧目很多,土生土长,多来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哲理、名言,通过舞台呈现,让广大观众看到了民族的智慧,领悟到了人生哲理,有助于人们道德品质的薰陶和思想智慧的启迪。 

道州调子戏

2012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所在地:道县

道州调子戏俗称唱调,与唱戏有别。基本唱腔是从山歌、俚曲、小调等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艺人们的深度加工,逐步形成以课子、道白、小调、唱腔等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道州调子戏历史久远,据1994年出版的新编《道县志》记载:“道州调子戏”源于民间戏狮子歌舞活动,有300余年历史。据道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恩祥在上追塘创办“学字馆”收徒10余名,主要教唱半戏半调。这是县内起始最早的道州调子戏科班。光绪二十三年(1897)缺婆子(佚名王姓)在县城桥背街创办“清字馆”收徒20人,以教唱道州调子戏为主。民国6年(1917)老人丑学在上追塘创办“老人丑班”,每期学徒20人主要教唱两小戏。此后,民国16年,廖有仔在石洞村创办调子戏科班“廖有仔班”。民国18年,蒋学庭在县城湾里街办“六和班”。民国32年杨盛吉,何玉清在上追塘创办“何玉清班”。寿雁镇唐家调子戏班的杨彩彩等组成调子班上广西、灌阳、平乐、恭城到处演唱,很受欢迎。道州调子戏剧目有《刘乃求嗣》、《李进耕田》、《古董借妻》、《龙女配》、《寡妇上坟》、《云南寻夫》等百余个。

解放后,调子戏剧目内容推陈出新,民间调子戏艺人经过培训后,组成业余剧团。1958年,县文艺学校演出调子戏《三看亲》、《双捡菌》、《胡二坐牢》、《芙蓉河》等节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道州调子戏的内容包括:戏文、曲牌和调子。戏文含课子(快板)道白、唱词、它是调子戏的运行链带。

道州调子戏剧目共有200多个,现已挖掘与整理了164个剧目,还有近100个剧目,急待挖掘整理与保护。

道州调子戏属民间戏剧,素传“北有二人转,南有调子戏”的说法。道州调子戏很少歌颂帝王将相,大多展示基层平民的喜怒哀乐,常以民间的忠、孝、礼、义故事为题材,语言与唱词都运用地方方言,既通俗易懂,又贴近平民的生活,因此深受基层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