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19-05-08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67号)要求,加快推进我院创新发展,争创省内“卓越”,国内“双一流”高职院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学院、企业及用人单位共同责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新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落实办学自主权,探索与省内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行业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坚持顶层设计与支持各系先行先试相结合。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探索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创新。

——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支持部分教学系部转型发展、骨干专业创新发展、普通专业特色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学院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按照学院章程,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

 (三)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学院发展格局更加合理,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学院、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系结构更加优化的“双一流”现代高职院校。

——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构建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核心、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所突破的高职教育体系,满足永州区域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

——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学院错位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形成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格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显著增强。

——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学院治理能力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学院内部质量监控机制更加健全;学院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力争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1-2个示范特色专业群,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力争建设1个卓越教师团队,重点培养造就2-3个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在专业教学领域有较高地位的领军人物、教学名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培养于一体,塑造卓越学生。

二、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推进体系结构不断优化

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与普通高校横向连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成2-3个中高职试点专业,申报1-2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努力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院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化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稳定并扩大三年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2、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

深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建设,力争中高职试点项目立项,厘清中高职衔接的方式和途径。研究出台学院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制定1-2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配套的专业核心教材,促成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有机衔接。

(二)建设卓越高职院校

1、推动学院特色化发展

主动对接湖南“一带一部”战略,适应“中国制造2025”湖南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科学定位学院服务的行业、产业和区域,构建以生态养殖、医学技术、健康服务三个专业群为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切实服务“三农”、医疗及健康产业;确立机械与汽车、会计与管理、建筑工程、互联网技术四个一般专业群,不断推进学院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高度融合。

2、实施卓越院校建设计划

对照卓越院校建设标准,增加投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推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去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学习。争取与国(境)外同层次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与企业合作开展境外办学,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4、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开展建设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建立1个产权明晰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1-2个股份所有制的专家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室。

5、扩大办学自主权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142号)精神,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指示,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面向社会依法依规自主公开招聘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自主选聘教职工、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推进分类考试招生,逐步提高自主招生的比例,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办法,逐步扩大学院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优化学院治理结构,对现有制度进行废、改、立,完善以章程为统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教育以及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议事规则和内部机构组织,实现管理权力运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参照《高等学院学术委员会规程》设立学术委员会,参照《普通高等学院理事会规程(试行)》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

6、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进学院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力争立项建设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高职院校。建立资源可持续开发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力争建设10个左右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1-2个数字化专业博物馆。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积极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竞赛,展示学院信息化教学的最新成果。

7、推行学分积累与转换

学院逐步实行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力争成立跨校选课联盟,实行学分相互认定。

(三)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结合“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目标要求制订好专业(群)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省教育厅每年向社会发布学院人才培养、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学生就业质量状态数据动态调整专业;建立专业跟踪制度,对新增专业前三年办学情况进行跟踪,达不到办学要求的,予以停办。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形成“对接产业、相对集中、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布局。

2、加强一流专业(群)建设

重点建设好23个专业大类、3个专业群、35个特色专业,形成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力争建设好2-3个省级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3-5个省级高职特示范专业、3-5个省级特色专业将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专业(群)。通过示范性专业(群)建设,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到2018年,高水平骨干专业总数达2-4个。

3、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

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强化“双主体”责任。按照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的项目建设工作要求,力争立项建设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4、打造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争2-3个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立项。学院现有专业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新增专业三年内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实训)室装配标准。与行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建设2个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牵头的高水平、共享型实训中心,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重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力争建设1个职业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5、加快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

完善课程体系,所有专业建立技能训练标准和测试题库,新增专业配备训练标准和测试题库。建立学院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扩大国家规划教材、优质教材的使用面和使用比例。鼓励二级学院开发适用性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分专业开发2-4门课程建设指导性意见,建设4-6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6、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体系,开发相应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开辟创新创业场地,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参加全省性“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获得好成绩,通过各种形式建设 “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新形式;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7、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规范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试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扶持学生优秀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高等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建设。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8、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融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构建具有鲜明行业(产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化,研究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测评办法。加强学生在专业教学及实训过程中职业习惯的养成,建立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机制。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学生职业精神评价制度,并作为学生毕业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依据。贯彻落实《高等学院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实施学院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在职教师轮训制度,重点培训技能紧缺型专业骨干教师10-12名。实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新任教师必须先实践、后上岗。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统筹开展定向培养试点工作;制定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保障100%的在职教师完成五年一次的轮训。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学院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明确兼职教师聘任条件、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加强兼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努力提高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到2018年末,兼职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比例达到学院编制总数的30%左右。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优秀兼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3、强化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

根据高职院校芙蓉学者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年内,培养学科带头人2-4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5-8名;建立优秀教师选拔培养制度,完善健全骨干教师培养体系,遴选培训青年骨干教师10名。

4、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师德表现、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技术研发成果与社会服务成效等作为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执行反映自身发展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不低于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规定的标准)。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制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原则上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推进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

继续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力争将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成为湖南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发挥平台共享作用,提供人才需求预测,人才供给预报,以及顶岗实习、培训合作、科研合作等对接服务。

2、鼓励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推动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新技术研发、技改攻关、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技术标准(规程)研制、经营策划研究等,三年内,力争建设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在省级科学技术研究课题中立项。鼓励师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行自主创业或与企业合作转化。力争与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艺(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

 3、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

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为劳动者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发挥场地、设施、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

(六)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1、健全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到课和学生听课考评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教考分离,规范教学考评制度。建立完善学生补考、留级(重修)、毕业(肄业)制度,严把学生毕业质量关。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控。建立健全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毕业设计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监控制度。建立健全质量诊断、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学院质量年报制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完善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监管制度

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学院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等制度,并强化运用结果。鼓励师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和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加强学院的常规管理、教学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等的过程监控。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诊断改进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院年度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定期向社会发布学院的质量年报。

3、发挥社会评价的监督作用

支持第三方参与学院质量评价,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控。按教育厅统一部署尝试开展由行业组织的专业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和社会对毕业生满意度跟踪调查制度。

三、保障措施

本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我院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保证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长:黄小明

常务副组长:翟惠根

副组长:李国春、杨铭、韩立路、窦铁生、蒋衡湘、

        李晶、王中军

  员:唐陶富、罗敏杰、刘晓兰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部署《行动计划》的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

   2)负责《行动计划》任务和项目的整体推进;

   3)督导《行动计划》各任务和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4)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行动计划》推进工作情况。

    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教学督导高职研究室,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总体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任:王中军(兼)

    副主任:孙雁 张伟

成员:熊礼杭、钟学云、吴群力、邓如涛、汤文忠、

      程丽华、彭军、袁延生、杨晓、孙兴文、唐冬生、

      李德良等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主要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1)起草《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培训,拟订基本工作流程;

   2)分解《行动计划》任务和项目,审核《行动计划》各任务和项目的计划书;

   3)对《行动计划》各任务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向领导小组报告,编制发布《行动计划》推进信息;

    4)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承办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汇报事宜,报送申报及成果材料;

    5)集中管理《行动计划》实施的各种档案,撰写工作年报、总结等材料。

    (二)强化管理督查

    领导小组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日常指导、检查与跟踪,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要求。

 (三)引导社会参与

引导企业发挥资源技术优势参与学院建设和发展,争取政府在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制定支持政策、购买社会服务时,给予支持。

 (四)营造良好环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流媒体和各种新兴媒体,广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方针政策、高等职业院校先进经验和技术技能人才成果贡献,引导全社会树立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6829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6829日印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