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中医适宜技术》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中医学

制定人: 简亚平、张毅敏

合作人:王岚玺

制定时间:2021年

 

 

 

《中医适宜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514                     适用专业:中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数:2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门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的专门医学科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及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在中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极强的实践性。多层次地对中医藏象学说、经络腧穴学、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知识进行讲述与阐释,每章主要内容按照操作规程、常见疾病的应用、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编写。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与经络腧穴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皆有联系,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课程性质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中医学基础》 、 《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全面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2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4.课程作用: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医适宜技术》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明确中医学专业人才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对农村常见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本课程为培养学生对基层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核心能力提供支撑。课程设置参考中医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参照医疗行业准入标准即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要点进行整合,简化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增加相关的体现中医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特点,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程讲授以基层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为重点,优化分配教学时间,做到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接轨,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循序渐进,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延伸到相关的疾病,同时参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构建从生理到病理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采取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校内模拟工作环境中边教边做,在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建立并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采用病例导入、模型示教、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床旁教学等方法。课程考核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采取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中医适宜技术》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16学时,实践操作16学时。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针灸推拿实训室完成。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应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够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熟悉和了解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正确处理

2.掌握中医常用的操作技术,熟悉常见疾病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三)素质目标:

1.学生应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中医适宜技术》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建议学时

情境一

 

针刺类技术

 

知识要求:

1. 掌握针刺类技术的禁忌症

2. 熟悉针刺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 掌握毫针、电针、三棱针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掌握针刺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1.针刺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针刺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总学时8

理论4

实验4

情景二

灸类技术

 

知识要求:

1. 掌握灸类技术的禁忌症

2. 熟悉灸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 掌握灸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掌握灸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1.灸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灸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景三

推拿技术

知识要求:

1. 掌握推拿的禁忌症

2. 熟悉推拿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 掌握推拿技术的常用手法

2. 掌握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

1.推拿技术的常用手法

2.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景四

刮痧技术

知识要求:

1. 掌握刮痧疗法的禁忌症

2. 熟悉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 掌握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

2. 掌握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

1. 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

2. 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景五

拔罐技术

知识要求:

1. 掌握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2. 熟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掌握拔罐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掌握常见疾病的拔罐治疗

1.拔罐技术的操作规程

2.常见疾病的拔罐治疗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景六

敷熨熏浴类技术

知识要求:

1.掌握敷熨熏浴类技术的禁忌症

2.熟悉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掌握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掌握敷熨熏浴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1. 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敷熨熏浴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境七

耳穴贴压技术

知识要求:

1.掌握耳穴贴压技术的禁忌症

2.熟悉耳穴贴压技术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掌握耳穴贴压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掌握常见疾病的耳穴贴压治疗

1.耳穴贴压技术的操作规程

2.常见疾病的耳穴贴压治疗

总学时2

理论1

实验1

情景八

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知识要求:

1.掌握中药的净选加工

2.掌握中药的饮片切制

3.掌握中药的炮制

1.中药的净选加工

2.中药的饮片切制

3.中药的炮制

总学时2

理论1

实验1

                    合计 40学时(理论16,实验16

 

 

2.学习情境设计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一

(学习内容)

针刺类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8,理论4,实验4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 能按规程正确操作针刺类技术

2. 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针刺类技术

3. 能理解并牢记针刺类技术的禁忌症

4. 能理解并熟悉针刺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 针刺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 针刺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 针刺类技术的禁忌症

4. 针刺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针刺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毫针、电子针疗仪、三棱针、酒精、碘伏、棉签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二

(学习内容)

灸类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4,理论2,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灸类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灸类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灸类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灸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灸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灸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灸类技术的禁忌症

4.灸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灸类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艾条、艾绒、艾灸盒、艾灸棒、姜、蒜、盐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三

(学习内容)

推拿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4,理论2,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推拿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推拿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推拿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推拿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推拿技术的操作规程

2.推拿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推拿技术的禁忌症

4.推拿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推拿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按摩床、按摩巾、枕头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四

(学习内容)

刮痧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4,理论2,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刮痧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刮痧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刮痧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刮痧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

2.刮痧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刮痧技术的禁忌症

4.刮痧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刮痧相关知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

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刮痧板、刮痧油、棉签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五

(学习内容)

拔罐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4,理论2,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拔罐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拔罐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拔罐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拔罐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拔罐技术的操作规程

2.拔罐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拔罐技术的禁忌症

4.拔罐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拔罐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玻璃罐、镊子、棉球、95%酒精、液体石蜡油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六

(学习内容)

敷熨熏浴类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4,理论2,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敷熨熏浴类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敷熨熏浴类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敷熨熏浴类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 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操作规程

2. 敷熨熏浴类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 敷熨熏浴类技术的禁忌症

4. 敷熨熏浴类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敷熨熏浴类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医用胶布、中药包、锅、浴盆、木桶、毛巾、脸盆、小木凳、纱布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七

(学习内容)

耳穴贴压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2,理论1,实验1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耳穴贴压技术

2.能在常见疾病中应用耳穴贴压技术

3.能理解并牢记耳穴贴压技术的禁忌症

4.能理解并熟悉耳穴贴压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1. 耳穴贴压技术的操作规程

2. 耳穴贴压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3. 耳穴贴压技术的禁忌症

4. 耳穴贴压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耳穴贴压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医用胶布、中药包、锅、浴盆、木桶、毛巾、脸盆、小木凳、纱布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八

(学习内容)

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教学时间

总学时2,理论1,实验1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能按规程正确操作中药的净选加工

2.能按规程正确操作中药的饮片切制

3.能按规程正确操作中药的炮制

学习内容

1.讲授并操作示范中药炮制技术的操作规程。

2.介绍中药炮制的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中药炮制技术的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视频、操作示范

教学流程图

精讲→自学→讨论→视频、操作示范相结合→操作练习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刀、砧板、盆、筛子、铲子、锅等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本课程组需配置教师3人,要求具有教师资格证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实验教师1人,要求专科以上学历。按专业教师数量2:1配置兼职教师。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应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保证校园网畅通;教室内光线明亮、安静。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应满足本课程教学需要,与临床实际工作实现高度统一。需要针灸推拿实训室2间,面积约120m2。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和学生可在校内的针灸推拿实训室完成中医科基本技能示教、练习及考核,并可配合课程要求于课余时间开放,供学生练习各种操作使用。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应满足本课程临床教学、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应包括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有50张以上中医科病床,具备能够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的相关诊疗设备,具备能够满足200名学生上课的多媒体教室及理论实践教学师资。区县三级乙等医院,应有30张以上中医科病床,具备能够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的相关诊疗设备,具备能够满足100名学生上课的多媒体教室及理论实践教学师资。乡镇卫生院,应具备满足学生进行常用临床基本诊疗操作的相关设备,具备能够满足30名学生实习的带教教师。村卫生室,具备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至少有2名以上乡村医生,能够承担5名以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县防疫站,具备疾病控制、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的相关科室及设备,具备能够满足50名学生实习的带教教师。

3.仪器设备

本课程教学配备多媒体设备,经络腧穴人,毫针,梅花针,电子针疗仪,刮痧板,玻璃罐,艾灸盒,艾灸棒,砂罐,陶瓷罐,推拿床,推拿巾,枕头等,以满足技能操作训练需求,提高相应技能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项目引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1)项目引领: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中心,组织、实施课程教学。依据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确定本课程教学项目,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进行任务驱动,设置学习情境,并将任务进行分解设置学习子情境,使学生体会和感受真实的工作过程。

2)教学做一体化: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做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

采用病例导入,启发式教学方法;模拟诊疗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模型示教、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等。

1)病例导入,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前由教师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病例设置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准备,查找相关医学文献。课堂上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采取讨论式教学,每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总结。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显著加深同学们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2)模拟诊疗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实践采集病史并记录,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处理方案的工作过程。如感冒患者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3)实体操作的教学方法:如毫针刺法,艾灸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等都可在同学间相互练习,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出提纲,学生按提高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课时教师根据提纲内容简单评估,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内容,教师组间巡回指导,最后由小组间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尤为重要。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上很难说服患者接受示教,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呈现大量临床图片加以弥补。中医科教学包含大量检查和操作,由于时间、病例和无菌原则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演示,直观认识的缺乏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多媒体教学可再现许多以往积累的典型病例、诊治方法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直观信息,便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以习题、模拟试卷、问答、论坛等形式,与学生在课后建立多种形式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湖南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湖南省卫生厅培训中心联合出版的《中西医适宜技术》(作者黄顺玲)是我省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是培养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的基本和核心。

2.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统编教材、实验实训指导、技能考核指导、试题库、典型病例库、课程教学录像、影像图库、执业医师考试参考书等。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作为考核重点。期末闭卷考试(针对上课内容,以选择、填空题等形式),占70﹪,由系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实践考核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及平时实训课程情况综合评分,占30%

 

 

 

 

 

 

 

 

 

 

 

附件三:

《中医适宜技术》课程基本情况表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适宜技术

课程类别

考查

实践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学分

2

适用专业

中医学

 

所属部门

医学院

所属教研室

中医科

主要授课教师

张毅敏、王岚玺、阳松乘、范旦、黄晶晶

 

二、课程建设情况

 

课程调研报告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以及临床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能基本通过职业助理中医师考试并取得职业助理中医师资格,基本具备对基层常见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

 

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熟悉和了解中医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病人的正确处理

2.掌握中医科常用的操作技术,熟悉常见疾病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课程学习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16学时,实践操作16学时。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及操作。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作为考核重点。期末闭卷考试(针对上课内容,以选择、填空题等形式),占70﹪,由系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实践考核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及平时实训课程情况综合评分,占30%。

 

 

课程建设基础

1.确定课程纲要;

2.选编教材;

3.创建教学计划和教案;

4.组织课程实施;

5.开展课程评价。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相关教学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争取3-5年的时期内,把课程培育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校级精品课程,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省级精品课程。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

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先进,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要建设或使用精品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目标建设中的进度和时间、经费等情况,需要得到学校的资助和相关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在这深表感谢。

 

 

 

版权所有 ?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地址: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北路338号 联系电话:0746-6368162 湘ICP备14001402号